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上海11月2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楊屾)“我覺得下國際象棋可以提升鍛煉我思維能力,我的數學成績也因此有提高”,“去年拿了國際象棋乙組的第二名,這次是想拿冠軍,但現在可能性不大了,不過沒關系,以后再比唄。”來自四川省成都市勝西小學的劉思妍,在談到下國際象棋對自己的幫助時這樣說道。
11月23日、24日,2024年全國青少年傳統體育項目比賽總決賽,在上海市金山區中僑職業技術大學舉行。別看這次總決賽只有武術、棋類和跳繩三個大項的比賽,但卻吸引了來自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781所學校、77家青少年宮(活動中心)的2553名青少年匯聚于此。
2024年全國青少年傳統體育項目比賽全國總決賽,圍棋參賽選手正在激烈對弈。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田嘉碩/攝
為什么規模并不算大的本次比賽,會受到孩子、家長們的歡迎?首先是比賽的公益性質。
??
中國青少年宮協會文體工作部部長褚曉宇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所有孩子都是免費參賽,當然,差旅是要自己負擔的。為了更好服務于偏遠地區的青少年,今年比賽更加注重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的覆蓋,省級賽階段共有貴州、云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3個省(區、市)的11321名青少年參與。如果再擴展到更大維度,共有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0萬余名青少年,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方式參與到比賽中。”
??
武術賽場,一名參賽選手正在進行武術器械類比賽。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田嘉碩/攝
如此之大的參賽規模,歸根結底是武術、棋類、跳繩三個項目,在各個地方校園、少年宮的普及和受歡迎程度。
“我從4、5歲就開始練習武術。”來自廣西省桂林長海實驗學校初三年級的小選手歐陽金昊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說:“開始想著就是強身健體,隨著不斷的練習,就愛上了這個項目,一直堅持到了現在。雖然上初中后,練習的時間有些減少,但也沒有想過放棄,這就像燒開水,已經燒到90度了,如果放棄就覺得非常可惜。”
帶隊前來的廣西省桂林市少年宮朱平老師告訴記者:“武術在我們少年宮,是一個比較傳統的項目了,這次參加武術項目的共有10個孩子,就在少年宮參加器械、套路的訓練。廣西相對來說還是有些偏遠的一個地方,所以在少年宮參加培訓的費用相對較低,武術一個學期15次課,大概只需要花費500元。”朱平老師年輕時是廣西青少年武術比賽的冠軍,后進入少年宮工作,培養的孩子們進入體育大學的不在少數,還有三名學生成為了飛行員。

和武術一樣,棋類同樣也是深受孩子們喜愛的項目,來自四川省成都市勝西小學的劉思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有些靦腆,但她對國際象棋的喜愛卻十分篤定。“國際象棋的好處之一,是讓我數學思維變得更好了,之前我在班里數學也就是10名左右,現在已經可以排在前五名了,國際象棋鍛煉了我邏輯思維的能力。”
跳繩賽場,參賽選手正在進行跳繩團體競速比賽。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田嘉碩/攝
小小年紀的劉思妍,現在已經是候補大師了——這個頭銜和二級運動員相似。去年,劉思妍拿到了本項比賽國際象棋乙組的亞軍,雖然今年成績不如去年,但劉思妍卻看得很開:“這次是想拿冠軍,現在可能性不大了,不過沒關系,以后再比唄。”棋類項目對孩子們在性格上的塑造,在小思妍不經意間的表達中展露出來。
2021年5月,中國青少年宮協會首次申報并獲準舉辦“全國青少年傳統體育項目比賽”。2022年9月,教育部辦公廳將該項目列入全國中小學競賽項目白名單。自改賽事舉辦以來,圍繞“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的辦賽宗旨,通過宣傳推廣武術、棋類和跳繩三項體育運動,以賽促練,帶動青少年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倡導科學健身、天天運動、長期堅持。
“未來,我們也不會貿然增加比賽項目,畢竟武術、棋類和跳繩三項,是孩子們喜聞樂見,少年宮、學校又都普遍開展的項目。我們還是希望把目前的賽事,做得更加規范、有序,通過賽事傳播中華傳統體育精神,增強文化自信,把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作為比賽的初心和使命。”褚曉宇說。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